人才队伍

教学科研人员

张良
张良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话: 13616519825

邮箱: jackway@zju.edu.cn

地址: 李达三能源楼304

简介

张良,男,2008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期间与2007年3月至2007年7月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交流学习。2013年9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胡亚才教授,樊建人教授(合作导师),俞自涛教授(合作导师)。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教授。入选2015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者选介(100位)。2015年12月留校任教。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任University of Florida访问学者,合作导师为梅仁伟教授。2018年12月晋升副教授。

 目前主要从事新型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应用开发及其过程中的关键流动传热基础问题研究,并将研究领域延伸到多相流动传热先进测量技术领域。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和面上资助项目、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开放课题项目各1项,中央高校自主科研项目2项。参与“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

 已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4件(第一发明人22件)。所指导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项目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次。


主要研究方向

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

新型换热器(系统)优化与开发

太阳能热利用

LBM数值计算

教学与课程

本科生课程:

《热工实验》

《传热学》

《强化传热技术》

《流体机械》

科研

  1. 新型蓄热式供热系统研发,企业委托,2018年10 月~2019年10月,175万元,(负责)

  2. 自然循环槽式太阳集热管内气液分层对逆流不稳定性特征的影响机理及调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6.0万元,2015.01~2017.12。(负责)

  3. 基于复合微/纳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流动沸腾调控机理,55th博士后基金,5.0万元,2014.05~2015.12。(负责)

  4. 气液分层特征下的自然循环流动沸腾传热调控机理研究,第八批博士后特别资助,15.0万元,2015.03~2015.12。(负责)

  5. 基于菲涅耳聚光的新型平板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系统研究,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不重复资助,2014.09~2015.12。(负责)

  6. 自然循环太阳能中温集热系统中管内流动沸腾调控机理研究,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开放基金,5.0万元,2015.01~2015.12。(负责)

  7. 边界效应对气固两相湍流边界层的流动特性影响规律实验研究,浙江大学中央高校自主科研项目,40.0万元,2015.01~2015.12。 (负责)

  8. 气固两相湍流边界层流动特性实验研究,浙江大学中央高校自主科研项目,40.0万元,2014.01~2014.12。

  9. 石墨烯纳米流体的大容器沸腾传热特性与临界热流密度强化机理的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6.0万元,2013.01~2015.12。 (参与)

  10. 气固两相湍流边界层流动特性及流动和固壁相互作用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90.0万元,2012.01~2016.12。(参与)

  11. 以纳米流体太阳能锅炉为热源的制冷技术研究,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50.0万元,2007.12~2009.11。(参与)

研究与成果

期刊论文(Journal paper):

已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第一作者11篇或通讯作者2篇。

  1. Zhang L.*, Fan L.W, Yu Z.T., Mei R.W.*, An asymptotic local solution for axi-symmetric heat conduction problems with temperature discontinuity on the bounda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ccepted for publicatin (2020).

  2. Guan C.Y., Lu H., Zhang L.*, Yu Z.T., Regulation of the output temperature in a novel water heating system using solid graphite as sensible heat thermal energy storage medium: Effects of water tank, Energy Reports, in press, (2020).

  3. Zhang L.*, Fan L.W, Yu Z.T., Mei R.W., Correlating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for Falkner-Skan fl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31 (2019) 101-108.

  4. Zhang L.*, Wang Y.F., Yu Z.T., Regulation of gas-liquid stratified flow boiling dynamic instabilties in horizontal tube: Eeffects of heat load distriution ans wall thermal capa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27 (2018) 426-436.

  5. Zhang L.*, Wang Y.F., Yu Z.T., Experimental study of flow boiling instabilities in horizontal tubes under gas-liquid stratification condition: effects of heat flux and inlet subcooling degre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18 (2018)1040-1045.

  6. Zhang L.*, Hua M., Zhang X.P., Yu Z.T., Mei R.W., Visualized investigation of gas-liquid stratified flow boiling of water in a natural circulation thermosyphon loop with horizontal arranged evapora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02(2016) 980-990. 

  7. Zhang L.*, Hua M., Lu H., Fan L.W, Mei R.W., Effect of receiver diameter ratio on thermal performance of natural circulation steam generation system as applied to 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 using water as working flui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92(2016) 1191-1200. 

  8. Hua M., Zhang L. *, Fan L., Lv Y., Lu H., Yu Z. *, Cen K.,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effect of heat load on thermal performance of natural circulation steam generation system as applied to PTC-based solar system,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91(2015) 101-109.

  9.  Zhang L., Fan L.W., Yu Z.T., Cen K.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ransient pool boiling of aqueous nanofluids with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s as characterized by the quenching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73(2014)  410-414. 

  10. Zhang L., Fan L.W. *, Hua M., Zhu Z.Q., Wu Y.Y., Yu Z.T., Hu Y.C., Fan J.R., Cen K.F., An indoor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TPLT-based natural circulation steam generator as applied to PTC systems,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62 (2014) 330-340.

  11. Zhang L., Yu Z.T.*, Fan L.W., Wang W.J., Chen H., Hu Y.C., Fan J.R., Ni M.J., Cen K.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Heat Losses of a U-Type Solar Heat Pipe Receiver of a 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Based Natural Circulation Steam Generation System, Renewable Energy 57 (2013) 262-268. 

  12. Zhang L., Yu Z.T.*, Li D.Y., Fan L.W.*,Zhu Y.Z., Hong R.H., Hu Y.C., Fan J.R., Cen K.F., Enhanced critical heat flux during quenching of extremely dilute aqueous colloidal suspensions with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s,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 –Transition of the ASME 135(2013), 054502. 

  13. Zhang L., Wang W.J., Yu Z.T.*, Fan L.W., Hu Y.C., Ni Y., Fan J.R., Cen K.F.,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 natural circulation heat pipe system applied to a parabolic trough solar collector steam generation system,Solar Energy 86 (2012) 911-919. 

  14. Fan L.W.*, Li J.Q., Zhang L.,Yu Z.T., Cen K.F., 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on a nanoscale roughness-enhanced superhydrophilic surface for accelerated quenching in water,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109 (2016) 630-639.

  15.  Fan L.W., Li J.Q., Li D.Y., Zhang L., Yu Z.T., Cen K.F., The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n transient 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of graphene-based aqueous nanoflui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 91(2015) 83-95. 

  16. Fan L.W., Li J.Q., Li D.Y., Zhang L., Yu Z.T., Regulated transient pool boiling of water during quenching on nanostructured surfaces with modified wettability from superhydrophilic to superhydrophob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76(2014) 81-89. 

  17. Lu H., Yu Z.T., Alanne K., Zhang L., Fang L.W., Xu X., Martinac I., Transition path towards hybrid systems in China: obtaining net-zero exergy district using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Energy and Buildings, 85(2014)524-535 . 

  18. Lu H., Yu Z.T., Alanne K., Xu X, Fang L.W., Yu H., Zhang L., Martinac I., Parametric analysis of energy quality management for district in China us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pproach,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87(2014) 636-646.

  19. 华蒙,张晓鹏,张良*,范利武,俞自涛,胡亚才,局部超亲水调控自然循环流动沸腾传热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38(2017)613-617.

  20. 王宇飞,张良,王 涛,俞自涛,胡亚才,石墨蓄热式集热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50(2016)2087-2093.

  21. 李旦洋,朱元正,张良,范利武,徐旭,俞自涛,洪荣华,胡亚才,水基碳纳米管悬浮液的淬火沸腾特性,化工学报,64 (2013) 1566-1572. (EI)

  22. 董飞英,李旦洋,张良,范利武,徐旭,俞自涛,胡亚才,表面沉积对氧化石墨烯水悬浮液淬火沸腾特性的影响,化工学报,65 (2014) 628-632. (EI)

  23. 陈欢,王红梅,俞自涛,胡亚才,张良,倪煜,樊建人,自然循环槽式太阳能中高温集热系统实验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46(2012)1666-1670. (EI)

发明专利(Patents):

已授权发明专利44件,前三发明人42件(其中第一发明人30件)。

  1. 张良,刘雨晗,赵建法,一种基于自然循环换热的紧凑式梯级蓄热供热系统及方法,ZL 2020108183148 (授权)

  2. 张良,章楠,鄢继铨,孙志昊,王晓俊,郑健,田佳璐,一种基于闭式重力热管的紧凑式梯级蓄热供热系统及方法,ZL 2020108183379 (授权)

  3. 张良,管程瑶,王岩、卜一,范利武,俞自涛,一种固体显热蓄热供热系统及方法, ZL 20191685015.9 (2021年5月18日授权)

  4. 张良,林俊光,李宇晨,钟崴,范利武,俞自涛,基于热电协同的长距离区域供热系统及热点系统方法,ZL 202010044391.2 (2020年12月8日授权)

  5. 张良,乔龙彪,一种基于蓄热的锅炉-汽机负荷调节系统及其方法,ZL 201911328772.7 (2020年9月22日授权)

  6. 张良,钟崴,俞自涛,胡亚才, 一种基于蓄热蒸汽调节的燃气蒸汽热电系统及方法,ZL 201711250548.1 (2020年6月16日授权).

  7. 张良,管程瑶,钟升楷,何其霖,顾景磊,杨海亮,王金波,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强化结构及保温方法, ZL 201910175583.4 (2020年3月24日授权)。

  8. 张良,钟崴,俞自涛,胡亚才, 一种基于再热蓄热调节的热电系统系统及方法, ZL 201711251281.8 (2019年10月1日授权)。

  9. 张良,张晓鹏,范利武,郑梦莲,俞自涛,胡亚才,一种热电耦合利用太阳能系统及方法, ZL 201610831276.3(2019年2月22日授权)。

  10. 张良,张晓鹏,范利武,郑梦莲,俞自涛,胡亚才,一种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及方法, ZL 201610832626.8(2019年2月5日授权)。

  11. 张良,范利武,郑梦莲,俞自涛,胡亚才,一种热泵蓄热互补型高温干燥系统及方法, ZL 201610388368.9(2019年1月8日授权)。

  12. 张良,范利武,郑梦莲,俞自涛,胡亚才,一种热泵辅助型干燥系统及方法, ZL 201610312964 .9(2019年1月22日授权)。

  13. 张良,张晓鹏,华蒙,王宇飞,陆海,范利武,俞自涛,胡亚才,一种太阳能辅助再热过热热力发电系统及减排扩容方法, ZL 201410710318.9 (2018年4月27日授权)。

  14. 张良,王宇飞,一种石墨显热蓄热换热装置及其换热方法, ZL 201610525060.4(2018年1月30日授权)。

  15. 张良,张晓鹏,华蒙,王宇飞,胡亚才,一种气固两相换热储热型太阳能集热系统及方法, ZL 2016103647417(2017年12月26日授权)。

  16. 张良,王涛,王宇飞,范利武,郑梦莲,俞自涛,胡亚才,一种基于并联调节的显热蓄热式直接蒸汽发生系统及方法, ZL 201610318705.7(2017年12月29日授权)。

  17. 张良,王涛,王宇飞,范利武,郑梦莲,俞自涛,胡亚才,一种基于串联调节的显热蓄热式直接蒸汽发生系统及方法, ZL 201610323747.X(2017年12月12日授权)。

  18. 张良,王宇飞,范利武,华蒙,李佳琦,俞自涛,胡亚才,一种智慧型沸腾表面及其调控沸腾方法, ZL 201610103638.7 (2017年11月17日授权)。

  19. 张良,章楠豪,华蒙,胡亚才,俞自涛,一种基于吸光沸腾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及方法; ZL 201510516784.8 (2017年9月8日授权)。

  20. 张良,王思瑶,吴声豪,章楠豪,杨骥琦,籍婷,陆燕宁,朱春,一种适用于光热沸腾的改性膨胀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 ZL 201510339712.0 (2017年3月1日授权)。

  21. 张良,张晓鹏,华蒙,魏林生,俞自涛,胡亚才,一种内插丝网流型改善型太阳能集热管及调控方法, ZL 201510126022.7  (2016年8月17日授权)。

  22. 张良,;籍婷,朱春,陆燕宁,王思瑶,吴声豪,杨骥琦,一种纳米沸腾太阳能多功能杯及其加热方法, ZL 201510117709.4 (2016年7月20日授权)。

  23. 张良,余超,张晓鹏,胡榕榕,华蒙,胡亚才,俞自涛,樊建人,一种基于连杆传动的线性菲涅尔聚光跟踪装置, ZL 201410310921.8 (2016年4月13日授权)。

  24. 张良,华蒙,姚晓莉,易思阳,范利武,俞自涛,胡亚才,基于服务器废热和太阳能的冷热联供系统及方法, ZL 201410187971.1 (2016年1月27日授权)。

  25. 张良,一种有限空间内局部高热流的散热装置及方法, ZL 201410187945.9 (2015年11月4日授权)。

  26. 张良,华蒙,姚晓莉,陆海,范利武,胡亚才,俞自涛,基于计算机服务器废热利用的热水系统及方法; ZL 201410187944.4 (2015年11月4日授权)。

  27. 张良,华蒙,方子东,徐特科,赵徐煌,范利武,俞自涛,胡亚才,用于平板菲涅耳集热系统的一体化双路集热管装置, ZL 201410117143.0 (2015年9月16日授权)。

  28. 张良,陈琦,陆海,华蒙,范利武,俞自涛,胡亚才, 基于太阳能辅助燃气轮机的分布式多联供装置及方法, ZL 201410311349.7 (2015年9月16日授权)。

  29. 张良,华蒙,余超,胡榕榕,李丕强,张晓鹏,王雪,范利武,俞自涛,胡亚才, 基于菲涅耳聚光的平板自然循环太阳能中高温集热装置, ZL 201410116850.8 (2015年6月17日授权)。

  30. 张良,胡亚才,俞自涛,冯哲,倪煜,帅鸥,樊建人, 自然循环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ZL 201110004634.0 (2012年5月30日授权)。

  31. 陈凯伦,张良,林俊光,俞自涛,吴凡,俞李斌,罗海华,赵申轶一种深度调峰供热机组供热蒸汽参数提升系统及方法, ZL 202110049382.7(2021年10月22日授权)。

  32. 李宇晨,张良,林俊光,俞自涛,一种基于蓄热启动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及方法,ZL 201911039584.2 (2020年12月11日授权)

  33. 张晓鹏,张良,华蒙,王宇飞,陆海,范利武,俞自涛,胡亚才, 一种太阳能辅助再热回热热力发电系统及减排扩容方法, ZL 201410708950.X (2017年8月25日授权)。

  34. 张晓鹏,王宇飞,张良,王涛, 一种基于间歇性高温烟气的蓄热式余热发电系统及方法, ZL 201610266132.8(2017年9月29日授权)。

  35. 章楠豪,张良,华蒙,胡亚才,俞自涛, 一种基于吸光沸腾的聚光加热装置及其聚光改善方法, ZL 201510516912.9 (2017年1月18日授权)。

  36. 王宇飞,张良,俞自涛,范利武,华蒙,王涛,胡亚才,洪荣华, 显热蓄热式腔体聚光吸热太阳能集热装置及方法, ZL 201510022541.9 (2016年3月9日授权)。

  37. 王涛,张良,王宇飞,俞自涛,范利武,华蒙,胡亚才,洪荣华, 传热改善型蓄热式太阳能集热装置, ZL 201510022540.4  (2016年5月25日授权)。

  38. 华蒙,张良,范利武,俞自涛,胡亚才,樊建人, 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及方法, ZL 201410147144.X (2015年9月16日授权)。

  39. 华蒙,张良,范利武,俞自涛,胡亚才,樊建人, 沸腾传热改善型直通式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管及方法; ZL 201410147151.X  (2015年12月9日授权)。

  40. 华蒙,张良,胡亚才,俞自涛,范利武,洪荣华, 槽式太阳能二次聚光均匀集热热电一体化装置; ZL 201210553763.X   (2014年12月31日授权)。

  41. 胡亚才,张良,王武军,俞自涛,倪煜,樊建人, 聚光式太阳能抽凝式热电联产系统, ZL 200910155864.X (2013年4月17日授权)。

  42. 帅鸥,俞自涛,张良,胡亚才,洪荣华,陈欢 阮光正,陈健, 管腔一体化碟式太阳能热接收器, ZL 201110090602.7 (2012年10月3日授权)。

  43. 胡亚才,阮光正,王红梅,王维,张良, 自然通风盐水冷却塔, ZL 200910155863.5 (2011年9月7日授权)。

  44. 俞自涛,王红梅,胡亚才,张良,程天佑,陈欢,樊建人, 传热改善型U型太阳能集热管, ZL 201110318417 (2012年11月14日授权)。

奖励荣誉

奖励荣誉:

  1. 超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关键诗句研发与应用,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九,2019.04

  2. 基于微纳米吸光沸腾的新型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指导老师,2015.09

  3. 杭州市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资助,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2014

  4. 线性菲涅尔二次反射式新型平板太阳能中温集热系统,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指导老师,2014.09

  5. 国家奖学金,浙江大学,2012.12

  6. 博世奖学金,浙江大学,2012.12

  7. 浙江大学三好学生,浙江大学,2012.12

  8. 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一等奖,浙江大学,2012.12

  9. 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一等奖,浙江大学,2011.12

  10. 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二等奖,浙江大学,2010.1210.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二等奖,浙江大学,2009.12